经贸旅游学院开展“立冬暖蕴,膳养身心”主题专业实践活动
发布日期:2025-11-10 浏览次数:458
北风潜入悄无声,未品浓秋已立冬。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经贸旅游学院以“立冬暖蕴,膳养身心”为主题,将烹饪工艺实训室变为专业实践“练兵场”与文化传承“体验地”。师生携手熬制香菇老鸡汤,教师展技能、学生燃热情,让“星青年”文化在实操中扎根,让有温度的教育在协作中传递。
精研:教师以专业匠心把控每一处细节
“食材是汤品的灵魂,选对料才能出好味。”
烹饪专业高永清老师带领团队提前三天开启筹备,向学生讲解“一年以上山林散养鸡”的判断标准,“这样的鸡肉纤维紧实,炖出的汤才会醇厚不柴”;对比不同产地菇类的厚度与纹路,演示温水泡发的技巧,不仅如此,老师还将营养知识融入其中,边筛选边讲解:“鸡肉的优质蛋白和香菇的多糖体是秋冬进补的黄金搭配,咱们既要做出好味道,也要懂其中的养生逻辑。”
从食材预处理到烹饪流程设计,教师团队反复打磨细节:提前拟定“焯水去血沫”的操作要点,标注“大火烧开、小火慢炖”的具体时长,甚至细化到盐、姜片等调料的投放时机。这些专业把控,既为汤品品质兜底,更成为学生可学、可仿、可练的技能范本。
躬行:星青年在实操中点燃实践热情
“老师,您看我焯水的火候对不对?”一名学生手持锅铲,小心翼翼调整燃气灶,锅里的土鸡在沸水中渐渐浮起浮沫。高老师立刻上前示范:“手腕轻转把火调小一点,用勺子沿着锅边撇沫,别把汤汁带出去太多。”学生认真模仿,身旁的同学则掏出笔记本,快速记下“焯水火候:中小火,撇沫时机:浮沫浮起未散开时”。
切配区里有人跟着老师学习改刀技巧,将泡发好的香菇切成均匀的片状;有人主动承担清洗任务,仔细去除土鸡的细毛;还有小组分工协作,一人看火、一人备料,不时互相提醒“老师说炖到1小时的时候要加香菇”。灶台旁的“小老师”们更是积极——提前掌握技巧的学生,主动帮身边同学调整锅铲角度,分享“刚才老师说的‘汤面微沸不扑锅’就是这个状态”。
升华:暖汤承载“三位一体”育人初心
这不仅是一次节气活动,更是“星青年”培养的生动实践。活动以“文化育人、实践育人、情感育人”三位一体模式,让“星青年”文化真正融入育人全过程。
对“星青年”而言,这碗汤是文化认同的纽带——亲身体验“立冬补冬”习俗,在味觉与实操中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;是专业成长的阶梯——从食材处理到火候把控,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;更是情感滋养的载体——在分工协作、互相帮扶中懂得了感恩与分享。而对学院来说,这场活动是“三全育人”理念的鲜活实践,是“服务学习”与“立德树人”的完美结合,让有温度的教育穿透寒意,浸润人心。
立冬启冬藏,实践育新苗。此次活动以教师技能为引、学生热情为翼,让“星青年”在实践中长本领、在文化中强自信。这份浸润在汤羹里的教育,既彰显了职业教育的实践魅力,更诠释了“星青年”培养的核心——以技能立身、以实践赋能、以热情传暖。
(图文/高永青 复审/范贤举 终审/唐中海)
- 上一篇:无
- 下一篇:以听课督察为抓手 筑牢教学根基、助力新教师成长

